小儿肾积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8/29 07:05
发布于 2025/08/29 07:05
小儿肾积水可能由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尿路结石、神经源性膀胱、泌尿系统肿瘤等原因引起。肾积水通常表现为腰部疼痛、排尿困难、尿液浑浊等症状,可通过超声检查、静脉尿路造影等方式确诊。
先天性输尿管狭窄是小儿肾积水的常见原因,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患儿可能出现腰部胀痛、尿量减少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狭窄程度选择输尿管扩张术或输尿管再植术,术后需定期复查肾功能。
膀胱输尿管反流指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多因输尿管膀胱连接处发育缺陷导致。患儿易反复发生尿路感染,伴随发热、排尿疼痛。轻度反流可通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控制,重度需行抗反流手术。
尿路结石阻塞尿路可引起急性肾积水,常见于代谢异常或反复感染患儿。典型症状为突发剧烈腰痛伴血尿。小于5毫米的结石可尝试排石治疗,配合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碱化尿液;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神经源性膀胱因神经调控异常导致排尿功能障碍,常见于脊柱裂患儿。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交替出现。需间歇导尿配合托特罗定片改善膀胱功能,严重者需膀胱扩大术。
肾母细胞瘤等泌尿系统肿瘤压迫尿路可导致肾积水,多伴随腹部包块、消瘦。确诊需CT增强扫描,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配合放化疗如长春新碱注射液等药物。
家长发现孩子有排尿异常或腰腹部疼痛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需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憋尿,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先天性病因患儿需长期随访,监测肾功能变化。治疗期间注意观察尿量、尿液性状,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评估病情。
上一篇 : 特别小的像针尖一样的疣体
下一篇 : 自闭症儿童会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