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扭伤内侧疼痛
发布于 2025/08/30 09:40
发布于 2025/08/30 09:40
脚踝扭伤内侧疼痛可能与内侧副韧带损伤、胫后肌腱炎、距骨骨软骨损伤、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等因素有关。脚踝扭伤后内侧疼痛通常表现为局部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方式缓解,必要时需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
内侧副韧带损伤是脚踝扭伤内侧疼痛的常见原因,多因足部过度外翻导致韧带拉伸或撕裂。患者会出现内侧踝关节肿胀、压痛,严重时可能伴随关节不稳。急性期建议使用弹性绷带固定,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或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恢复期需进行踝关节稳定性训练,避免重复损伤。
胫后肌腱炎多因过度使用或扭伤后肌腱反复摩擦引起,表现为内踝后下方疼痛、肿胀,行走时症状加重。早期可通过冰敷和休息缓解,慢性期建议使用超声波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依托考昔片或美洛昔康片等药物,同时配合足弓支撑鞋垫减少肌腱负荷。
距骨骨软骨损伤常由扭伤时距骨与内踝撞击导致,表现为深部疼痛、关节交锁感。轻微损伤可通过限制活动和使用支具保守治疗,严重损伤可能需要关节镜手术。可遵医嘱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双醋瑞因胶囊或玻璃酸钠注射液等药物促进软骨修复。
严重扭伤可能导致内踝撕脱性骨折或应力性骨折,表现为剧烈疼痛、明显肿胀和无法负重。需通过X线或CT确诊,无移位骨折可用石膏固定4-6周,移位骨折需手术复位。可遵医嘱使用骨肽注射液、碳酸钙D3片或阿仑膦酸钠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三角韧带损伤多见于高能量扭伤,表现为内踝下方广泛压痛和关节不稳。完全断裂需手术修复,部分损伤可用踝关节支具固定6-8周。可遵医嘱使用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或七叶皂苷钠片等药物减轻肿胀,康复期需加强踝周肌肉力量训练。
脚踝扭伤后48小时内应遵循RICE原则处理,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恢复期避免穿高跟鞋或底软的鞋子,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有助于韧带修复。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明显关节不稳,建议及时就医排除严重损伤。日常生活中注意行走路面平整,运动前做好踝关节热身活动,必要时使用护踝预防再次扭伤。
上一篇 : 手打封闭针有什么副作用
下一篇 : 骨粉隆鼻后有什么后遗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