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治带状疱疹

发布于 2025/08/30 16:02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蛇串疮或缠腰火丹,主要通过辨证分型采用中药内服、外治及针灸等综合疗法干预。常见证型包括肝经郁热证、脾虚湿蕴证、气滞血瘀证等,对应使用龙胆泻肝汤、除湿胃苓汤、桃红四物汤等方剂加减。

1、肝经郁热证

表现为疱疹色红、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舌红苔黄。可选用龙胆泻肝汤清泻肝胆实火,含龙胆草、黄芩等成分。外敷青黛散或六神丸研磨调涂,配合针刺期门、太冲等穴位。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保持情绪舒畅。

2、脾虚湿蕴证

疱疹色淡、渗液明显伴食少腹胀,舌淡胖有齿痕。宜用除湿胃苓汤健脾利湿,含苍术、厚朴等药材。外用金黄散或马齿苋捣敷,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饮食需忌生冷甜腻,适量食用山药、薏苡仁等健脾食材。

3、气滞血瘀证

多见于后遗神经痛期,皮损结痂但疼痛如刺,舌暗有瘀斑。方选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含桃仁、红花等成分。可配合梅花针叩刺或刺络拔罐,选取阿是穴及血海、膈俞等穴位。建议适度活动促进气血运行。

4、外治疗法

急性期可用鲜马齿苋、蒲公英捣烂外敷,或选用冰黄肤乐软膏、京万红软膏等中成药外用。火针点刺疱疹周围及夹脊穴可缓解疼痛,刺络拔罐适用于胸背部位皮损。治疗期间保持患处清洁干燥。

5、综合调护

发作期宜进食绿豆、冬瓜等清热利湿食物,后遗症期可食用玫瑰花、山楂等理气活血之品。避免抓挠皮损,衣着选择宽松棉质面料。情志调节尤为重要,可通过八段锦、呼吸导引等疏解肝郁。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需根据病程阶段与个体体质动态调整方案,急性期侧重清热除湿解毒,后期注重扶正祛邪、通络止痛。患者应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配合耳穴压豆、中药熏蒸等辅助疗法。若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或疱疹累及眼周等情况,须立即中西医结合诊治。日常注意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诱发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皮肤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