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多发性骨髓瘤严不严重呢
发布于 2025/09/02 05:47
发布于 2025/09/02 05:47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与疾病分期、并发症及治疗反应相关。多发性骨髓瘤可能由浆细胞异常增殖、遗传因素、电离辐射暴露、慢性抗原刺激、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反复感染等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肿瘤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疾病进展可导致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常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或病理性骨折。部分患者血红蛋白可低于60g/L,需输血支持。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血肌酐升高或尿蛋白阳性,严重者需透析治疗。
根据国际分期系统,Durie-Salmon分期将疾病分为Ⅰ-Ⅲ期,ISS分期依据β2微球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划分。Ⅲ期患者中位生存期通常不足3年,但新型靶向药物使部分患者生存期延长。伴有髓外病变或浆细胞白血病属于高危型,预后较差。
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注射剂、免疫调节剂如来那度胺胶囊、CD38单抗如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构成基础治疗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65岁以下患者。双特异性抗体疗法对复发难治病例有效。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周围神经病变。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注射液可预防骨相关事件。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改善贫血,必要时输注悬浮红细胞。肾功能不全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降低感染风险,疫苗接种应避开化疗周期。
存在del17p、t4;14等细胞遗传学异常提示预后不良。治疗反应深度与生存期显著相关,达到完全缓解者5年生存率超过70%。老年患者、体能状态差或合并心肺疾病者生存期较短。维持治疗可延缓复发,但需平衡药物毒性。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保持适度活动预防骨质疏松,每日摄入优质蛋白30-40克维持肌肉量,避免高钙饮食。治疗期间每周监测体重变化,出现新发骨痛或发热需及时就医。建议加入患者互助组织获取心理支持,定期参与随访评估治疗效果。注意口腔清洁预防感染,疫苗接种前需咨询血液科医师。
上一篇 : 大肠癌吃什么中药
下一篇 : 肌壁间子宫肌瘤如何治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