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
发布于 2025/09/03 06:54
发布于 2025/09/03 06:54
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主要表现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无相关P波、ST段与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代偿间歇完全。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能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心肌炎、药物作用或心脏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
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时限通常超过120毫秒,形态宽大畸形,其前无相关P波。由于心室异位起搏点的激动传导路径异常,导致心室除极顺序改变,QRS波群形态与窦性心律明显不同。QRS波群振幅可能增高或降低,具体形态取决于异位起搏点的位置。
室性期前收缩的ST段和T波方向通常与QRS主波方向相反。由于心室复极过程异常,ST段可能出现压低或抬高,T波可表现为倒置或双向。这些改变属于继发性复极异常,与原发性ST-T改变不同,通常不提示心肌缺血或其他病理状态。
室性期前收缩后多伴随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波的间距等于两个正常窦性周期的总和。这是因为室性异位激动通常不能逆传至心房,窦房结节律未被打乱。代偿间歇完全有助于与房性期前收缩相鉴别。
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指异位QRS波群与前一个窦性QRS波群之间的时距,通常固定不变。固定联律间期提示折返机制可能,而联律间期不等则可能为并行心律或自律性增高所致。联律间期测量有助于判断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机制。
不同部位起源的室性期前收缩具有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右心室起源者QRS波群在V1导联呈左束支阻滞图形,左心室起源者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心尖部起源者II、III、aVF导联QRS主波向下,心底部起源者这些导联主波向上。定位分析对临床处理有指导意义。
发现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后,应结合临床症状、发作频率和基础心脏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无明显症状且无器质性心脏病者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心电图。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者可考虑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频发或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应及时就医,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排除严重心律失常风险。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大量饮用浓茶或咖啡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因素。
上一篇 : 高血压应该挂哪个科室
下一篇 : 冠心病植入支架后能维持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