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老人突然尿少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9/04 06:01

卧床老人突然尿少可通过调整饮水量、检查导尿管、排查药物影响、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改善肾功能等方式处理。突然尿少可能与脱水、尿路梗阻、药物副作用、尿路感染、肾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水量

卧床老人因行动不便或认知障碍可能导致主动饮水减少,每日摄入量不足1500毫升时易引发脱水性尿少。建议家属记录24小时出入量,分次少量喂服温水或淡盐水,观察尿色是否由深黄转为淡黄。合并心力衰竭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2、检查导尿管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可能出现导管扭曲、堵塞或膀胱痉挛,表现为尿袋内尿液减少伴下腹胀痛。需检查导管是否受压折叠,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必要时更换三腔导尿管。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可引起排尿困难,此时需送尿培养并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3、排查药物影响

服用利尿剂呋塞米片或氢氯噻嗪片后未及时补钾,可能引发低钾血症导致肌无力性排尿困难。抗胆碱能药如盐酸苯海索片会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镇静剂地西酞普兰片可能降低排尿意识。建议整理老人近期用药清单,由医生评估后调整剂量或更换为枸橼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α受体阻滞剂。

4、治疗泌尿系统感染

卧床老人会阴清洁不足易诱发急性膀胱炎或肾盂肾炎,出现尿少伴发热、尿液浑浊。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酯酶阳性,超声可能显示肾盂扩张。需采集清洁中段尿培养后,经验性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或盐酸莫西沙星片,严重感染者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5、改善肾功能

长期卧床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尿量骤减至400毫升/日以下,血肌酐进行性升高。需紧急检测肾功能电解质,超声排除肾后性梗阻,必要时行血液透析。可短期使用注射用托拉塞米改善水钠潴留,联合肾康注射液促进肾小管修复。

护理卧床老人需每日监测尿量及颜色变化,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2小时协助翻身预防压疮。饮食上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8克以内,优先选择鸡蛋羹、低脂牛奶等优质蛋白。定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如定时叩击下腹部刺激排尿反射。若24小时尿量持续少于500毫升或出现水肿、意识改变,需急诊排查肾衰竭、心功能不全等危重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骨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