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鹅口疮什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9/07 06:48
发布于 2025/09/07 06:48
婴儿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可能与口腔菌群失衡、免疫力低下、接触污染物品、长期使用抗生素、母婴传播等因素有关。婴儿鹅口疮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乳凝块样斑膜,可能伴随进食困难或烦躁哭闹。
新生儿口腔黏膜发育不完善,正常菌群尚未建立稳定平衡时,白色念珠菌可能过度繁殖。家长需注意奶瓶、奶嘴的清洁消毒,哺乳前用温水清洁乳头。若出现黏膜充血,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
早产儿或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时,T细胞功能不足难以抑制真菌生长。这类患儿可能同时伴随反复呼吸道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免疫评估,必要时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调节免疫功能。
被污染的安抚奶嘴、玩具或成人手指接触婴儿口腔可能导致感染。建议家长每日煮沸消毒喂养用具,避免成人用嘴接触婴儿餐具。对于顽固性感染,医生可能开具克霉唑口腔药膜配合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广谱抗生素会破坏口腔正常菌群,使念珠菌成为优势菌种。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婴儿可预防性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出现鹅口疮后需停用抗生素并采用氟康唑颗粒进行抗真菌治疗。
产妇阴道念珠菌病可能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表现为出生后1周内发病。孕期发现真菌性阴道炎应及时治疗,新生儿可预防性使用制霉菌素甘油。哺乳期母亲乳头皲裂感染时,需同步治疗以免交叉感染。
保持婴儿口腔清洁是预防鹅口疮的关键,哺乳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避免用力擦拭黏膜。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减少汗液刺激,定期暴晒寝具消灭真菌。若斑膜持续超过1周或扩散至咽喉,需排除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进行真菌培养检查。护理期间注意观察婴儿精神状态与进食量,记录病情变化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