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艾灸的好处与功效

发布于 2025/09/22 09:35

长期艾灸有助于温经散寒、行气活血、调节免疫等功效。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热力刺激穴位或特定部位,主要适用于寒湿痹痛、气血瘀滞、脾胃虚寒等病症。

1、温经散寒

艾灸的热力可深入经络,驱散体内寒邪,改善手脚冰凉、关节冷痛等症状。对于风寒湿邪引起的肩周炎、腰肌劳损等,艾灸关元穴、命门穴等能缓解局部僵硬疼痛。寒性痛经女性定期艾灸三阴交穴,有助于减少经期不适。

2、行气活血

艾灸能促进气血运行,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病症。如慢性胃炎患者艾灸中脘穴可增强胃肠蠕动,冠心病患者艾灸内关穴有助于改善心肌供血。局部淤血肿胀时,艾灸可加速代谢废物排出,但皮肤破损或急性炎症期禁用。

3、调节免疫

艾灸足三里、大椎等穴位可激发人体正气,对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等免疫失衡症状有辅助作用。研究表明艾烟中的艾叶挥发油成分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直接吸入过多艾烟。

4、健脾和胃

针对脾胃虚寒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艾灸神阙穴、脾俞穴能温补脾阳。消化不良者配合艾灸梁门穴可促进消化液分泌,但胃溃疡活动期或胃食管反流患者应谨慎使用。

5、扶阳固本

肾阳虚引起的夜尿频多、畏寒肢冷,可通过艾灸肾俞穴、涌泉穴温补肾阳。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长期艾灸可改善潮热盗汗,但阴虚火旺体质者可能出现口干咽痛等上火反应,需调整灸量和频率。

进行艾灸时建议选择优质陈艾条,避免烫伤皮肤,每次灸治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艾灸后注意保暖避风,适量饮用温水促进代谢。体质偏热、高血压急性期、皮肤感染及孕妇腰骶部应禁用。建议每周2-3次,连续3个月为一个调理周期,具体方案需由中医师辨证制定。日常可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增强效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 白芍总苷胶囊的作用

下一篇 : 没有了~

中医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