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痢疾和拉肚子的区别是什么
发布于 2025/09/25 06:26
发布于 2025/09/25 06:26
拉痢疾通常指细菌性痢疾,而拉肚子是腹泻的俗称,两者在病因、症状及严重程度上有明显差异。细菌性痢疾主要由志贺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腹痛、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普通腹泻可能由病毒、饮食不当或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多为水样便且无脓血。
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属感染引发,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源传播,具有传染性。普通腹泻的病因包括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食物过敏、受凉、乳糖不耐受等非感染性因素,通常不具传染性。
细菌性痢疾患者会出现左下腹绞痛、频繁排便但每次量少里急后重,粪便含黏液和血液,可能伴随发热。普通腹泻以排便次数增多、水样便为主,腹痛多为脐周阵发性不适,罕见发热或血便。
细菌性痢疾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中毒性痢疾,出现高热、惊厥甚至感染性休克。普通腹泻多为自限性,1-3天可自行缓解,严重脱水者需补液治疗。
细菌性痢疾需通过粪便培养检出志贺菌确诊,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普通腹泻通常依据病史和症状判断,必要时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或进行隐血试验。
细菌性痢疾需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颗粒,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普通腹泻以口服补液盐为主,可短期使用洛哌丁胺胶囊止泻,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
出现腹泻症状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高糖高脂饮食。若粪便带血、持续发热或脱水症状尿少、眼窝凹陷,需立即就医。细菌性痢疾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失,餐具煮沸消毒,接触者需观察7天。日常注意饭前便后洗手,避免生食海鲜,冰箱食物需彻底加热。
上一篇 : 早上起来胃胀的病因是什么
下一篇 : 我每次吃完梨就会拉肚子,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