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美白针实乃美丽陷阱

发布于 2014-10-21 10:49

  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肤若凝脂,可又有几个真的是天生皮肤白嫩,所以美白成了女性一生的追求。自从大S推荐了美白针,它一夜之间变成了所有女性供奉的神药,但美白针真相传说的那么安全有用吗。近日,央视变曝出美白针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美白针美白只是它的“副作用”

  据了解,“美白针”里的成分大都是抗氧化成分,其中包括谷胱甘肽、氨甲环酸和维他命C等。理论上说,谷胱甘肽有助于身体排毒,也可帮助细胞抗氧化;氨甲环酸则是可以用来控制黑色素的酵素作用,减少黑色素形成;维他命C又称抗坏血酸,也具有抗氧化作用。这些成分主要用于保护肝脏,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生皮肤变白的“副作用”,因此医学界并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研究来观察是否对大多数人真的有美白效果。

  “美白针”实是一个商业噱头

  “美白针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事实上,‘美白针’这三个字就是一种炒作,因为根本没有一种药物叫做美白针,教科书上也没有关于美白针的学术定义,完全是民间的一种叫法。医学界里,从来没学到过‘美白针’这个概念。”

  所谓美白奇效,其实并未被证实

  专家表示:“美白针其中的一个主要成分是谷胱甘肽,它是人类细胞质中自然合成的一种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含有巯基,广泛分布于机体各器官内,对维持细胞生物功能有重要作用。在临床应用上,谷胱甘肽主要用于保护肝脏、解毒和抗氧化。说明书里并没有提到可以用于美白,随意用来调配注射,那完全是错误的。”

  “在美白针中调配传明酸用来注射,那就更荒唐了。”专家说,“传明酸又叫氨甲环酸,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急性或慢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超适应症使用会有潜在的严重后果,例如引起血栓。临床上有口服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的例子,但须医生评估风险后才能开处方。作为注射针剂使用时,国家只批准作为凝血剂使用。”

  央视曝光打美白针致肾功能损失

  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中曝光美白针注射后不仅不能变白,反而致肾功能损失。苏小姐(化名)在她平时经常去的美容院里花1万多元购买了8次美白针的注射,然而就在她注射到第4针时,因腰酸得厉害,到医院检查发现肾功能损伤。央视记者了解到,国家相关机构从未批准过任何针剂可用在美白美容环节,所谓的“美白针”不但不能美白,甚至还将带来多种健康威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产后发烧的护理方法有哪些

回答: 产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及时就医等方式护理。 产后发烧可能与产褥感染、乳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有关。物理降温可使用温水擦拭额头、腋下等部位,避免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

Q
引产过后多久能洗澡洗头

回答: 引产过后一般1-3天可以洗澡洗头,具体时间需根据个人恢复情况调整。 引产后洗澡洗头的时间与身体恢复程度密切相关。若术后无大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且体力恢复较好,1天后可用温水快速冲...

Q
嘴里干怎么回事 嘴发干与两个原因有关

回答: 嘴里发干可能与饮水不足、口腔疾病等因素有关。 饮水不足是导致嘴里发干的常见原因。当人体水分摄入不足时,唾液分泌会减少,口腔黏膜得不到充分湿润,就会出现口干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高温...

Q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回答: 颅内多发动脉瘤可能与遗传因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发病原因包括先天遗传性血管壁结构异常,如马凡综合征等...

Q
癌症脸色发黑怎么回事

回答: 癌症患者脸色发黑可能与肿瘤代谢产物沉积、肝功能异常、贫血等因素有关。 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可能产生大量代谢废物,这些物质沉积在皮肤会导致色素沉着。肝癌等消化系统肿瘤可能影响肝脏解毒功...

Q
什么是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和急性鼻炎有什么区别

回答: 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急性鼻炎则是鼻黏膜的急性感染性炎症。两者在病程、症状和治疗上存在差异。 慢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病程通常超过12...

Q
孕11周4天做NT准确性高吗

回答: 孕11周4天进行NT检查的准确性通常较高。NT检查的最佳时间为孕11周至13周6天,此时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测量结果较为可靠。 孕11周4天处于NT检查的推荐时间范围内,此时胎儿颈...

Q
鹅口疮宝宝吃什么好

回答: 鹅口疮宝宝可以适量吃酸奶、西蓝花、苹果泥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碳酸氢钠溶液、克霉唑口腔药膜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做好口腔护理。 酸奶含有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