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矛盾,创造距离的美感:如何智慧处理婆媳关系

发布于 2024-07-25 16:17

婆媳问题是古今以来一直都存在的很普遍的现象,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怎么处理和婆婆的矛盾,好像婆媳天生就是天敌一样。其实婆媳矛盾的关键就在于距离,不住一起,很多矛盾就可以避免了。

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就是创造距离的美感

自从婚后很多人问我婆媳关系的问题,我才发现,原来现在的社会,婆媳问题还是很普遍,而许多婆媳问题也会演变成婚姻问题,很多已婚的女人说,如果跟婆婆处不好,就会影响跟另一半的感情,看到网路上充满着总是讨论不完的婆媳战争,我常在想,现在的女生要怎么聪明的去处理这个千古以来棘手的问题。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住在一起。”因为住在一起一定会有生活上的摩擦,久久见一次面就会有“距离的美感”。想想看,如果您每天住在家,看到您爸妈一定会顶嘴、斗嘴吧!但如果您去外地念书、工作,久久才回去一次,跟爸妈.的感情就会特别好、特别想家,一样的道理。

其实我很讶异现在的社会,还有不少人是跟公婆住在一起(或被要求住一起),因为我自己身边的朋友几乎都是小家庭,很少有公婆同住的情况,但是上网看到许多人讨论,才知道其实也有为数不少,不得不跟公婆同住的无奈。

孝顺是尊重而不是服从

有的人会用“孝顺”两个字来当作要住在一起的理由,但如果住在一起不开心,也不是孝顺啊!没有住在一起的人就不孝顺了吗?并不是这么以偏盖全的。

如果您遇到的另一半不想搬离原生家庭,只希望您去适应他的家庭,其实您更要慎重考虑,他是不是个妈宝,或对原生家庭的依赖太重,或者是贪图方便,因为有人帮他做家事、负担水电、省房租……那么,他是不是一个没有肩膀、没有责任感的人呢?

我觉得孝顺应该用“互相尊重”来定义比较妥当,而不是晚辈一定要“顺从”长辈,或长辈一定要靠威严才能命令晚辈。在这个时代,其实“尊重”才是真正爱的形式。如果需要去服从、去屈服,或去命令、掌控对方,这样的亲情关系,也会令人感到非常有压力且不快乐。

我常笑说“孝顺”和“妈宝”是两回事,我们欣赏一个孝顺父母亲、对长辈有礼貌的人,但并不是一个不独立、没有自己想法,凡事依赖、听命父母,或拿父母当挡箭牌的“小孩”。看多了许多人遇到的妈宝问题,您会发现,“妈宝”与“宝妈”其实是一种共生关系,互相依赖、互相拖累,其实都是不够独立的问题。

不住一起要在一开始就明讲

很多人会问:“如果住一起了怎么搬出去?”其实一开始您不想接受就不要妥协,如果您接受了,后来又怎么能轻易改变呢?住一起容易,搬出去难啊!

所以如果您真的不想要住一起,一开始就要说清楚,如果对方还是逼您,或觉得您这样是让他不孝顺、不够爱他,那么,您也可以认清对方其实只是顾虑自己感受的人,就算您委屈在一起,未来也只会不断发生让您委屈的事。

我觉得步入婚姻,真的很多丑话都要说在前头,也就是您要什么、不要什么,您的原则、您的底线、您想要的生活方式、您们的家庭分工、财务规画,这一些都要在婚前说清楚,免得未来现实问题一一发生,再为了这些事情吵架。所以,要先有共识比较重要。

很多人会说,现在的社会买房不容易,所以要跟公婆住。但是,并不一定每对夫妻一开始都要买房啊,可以依照能力所及去租房,租房子容易多了,也不会一开始就有压力。主要是夫妻俩要有自己的空间、创造自己的家庭,这样才会真正有属於自己家庭的感觉,而不是寄人篱下,要跟别人共享空间,没有自己的隐私。

最美的距离并不是最近的距离

不只婆媳关系,其实人际关系也是,和一个人相处最好、最美的距离,并不是最近的距离。

就算跟另一半相处,也不是一定要天天二十四小时黏在一起,随时都要掌握他的行踪,做什么事一定要“一起”才会感情好。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偶尔独处一下,彼此忙自己的事情,见面的时候感情更好,更不容易为了小事吵架,变成“相看两厌”的情况。

人与人相处,很多生活习惯、价值观都不一样,保持一个友谊的美好距离,不必为了彼此生活习惯的一些小问题而不愉快,所以把婆婆当作一种“女性的友谊”关系,我们只要快乐、正面的感受爱和情谊,不要为了彼此生活上的不同而不愉快,这样不是很好吗?

没有住在一起,也不减关心和问候

没有跟婆家住在一起,也要有时间传个简讯、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其实这些“举手之劳”就可以让长辈开心,逢年过节再准备礼物给对方惊喜,不是很好吗?礼物绝对是不可缺少的,花钱就可以解决的,都是小事。

在一个美好的距离下,保有关心和问候,这样的家庭感情会更美好。住在一起只会看见对方哪里不够好、哪里不顺眼,但是久久见一次面,大家都很开心,自然不会去挑剔毛病,不是吗?

尤其许多生了小孩的父母,容易跟长辈有教养观念不同的问题,为了教养孩子还会发生不愉快,所以更不要住在一起增加摩擦的机会。

了解婆婆的个性,对症下药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也不要把婆婆当作假想敌,很多时候她是好意、是关心,但表达的方式可能不对,或不知道怎么传达,以致於变成一些沟通上的误会和彼此的误解。

婆媳问题很多都是对彼此的不了解所造成,因为个性上的不同,所以相处起来总是会有摩擦,如果又沟通不良,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

像我婆婆一开始就很了解我的个性,我是个有话会直说,不会口是心非,也不太会猜测,听不太懂暗示的人(也就是说,我是个粗心的女生,心思真的很不细腻),所以我婆婆跟我沟通也就不拐弯抹角,直接说。我也是有什么想法就跟她说(当然要用有礼貌的表达方式),所以,了解对方的个性来沟通,才不会有误会发生。

所以我婆婆如果需要什么也会直接跟我说,我们这样直来直往的个性其实是很相似的,她也觉得我很好沟通,也不怕说错话让我想太多。(因为我就是想得不够多啊!)

很多人面对长辈会比较不敢说自己的想法,尤其是面对婆婆,更会让许多女生压抑自己的想法,只想迎合或配合。但其实自己的心里并不开心,不是自己想要的。我觉得这样太辛苦了,而且您痛苦的配合半天,对方还以为这就是您要的,又何必呢?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鼻息肉会引起什么病

回答: 鼻息肉可能引起鼻窦炎、中耳炎和哮喘等疾病。 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的良性增生,可能导致鼻腔通气受阻,引发鼻窦炎。鼻窦炎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鼻息肉还可能阻塞咽鼓管,导致...

Q
鼻窦炎保守治疗方法常见有几个

回答: 鼻窦炎保守治疗方法常见有5种,包括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和生活干预。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清除鼻腔分泌物,减轻黏膜水肿。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

Q
皮肤正常但一碰就痛怎么回事

回答: 皮肤一碰就痛可能与神经敏感、皮肤炎症或纤维肌痛综合征有关。 神经敏感通常由周围神经病变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表现为局部皮肤触觉过敏,轻微触碰即可诱发疼痛。皮肤炎症如接触性皮炎或...

Q
梅尼埃病会自愈吗 如何自我缓解梅尼埃病

回答: 梅尼埃病通常不会自愈,但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控制症状。 梅尼埃病是一种内耳疾病,可能与内淋巴液循环障碍、免疫反应异常、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耳鸣、...

Q
肢体麻痹的治疗方法

回答: 肢体麻痹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肢体麻痹可能与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肢体麻痹常伴随言语不清、面部歪斜等症状,可通过...

Q
胃癌早期化疗能治好吗

回答: 胃癌早期化疗通常能治好,但需结合手术等综合治疗手段。 胃癌早期指肿瘤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未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此时癌细胞扩散范围小,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较高。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

Q
鹅口疮适合吃什么食物

回答: 鹅口疮患者适合吃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羹、香蕉泥等,避免辛辣刺激或过硬食物加重口腔不适。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变,饮食应以温和、低刺激为原则。米粥富含...

Q
正确哺乳姿势有几种

回答: 正确哺乳姿势通常有4种,包括摇篮式、交叉摇篮式、橄榄球式和侧卧式。 摇篮式是最常见的哺乳姿势,适合大多数母亲和婴儿。母亲将婴儿横抱在胸前,婴儿头部枕在母亲肘窝处,母亲前臂支撑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