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一次通常可以拔1-2颗,具体数量需根据牙齿位置、口腔健康状况及个人耐受度综合评估。拔牙数量主要受创面愈合能力、术中出血风险、术后感染概率等因素影响。
对于位置相邻且无复杂病变的牙齿,例如同侧上下颌智齿或松动乳牙,在口腔条件允许时可考虑一次性拔除2颗。这类操作需确保两颗牙齿的拔牙创面较小且无交叉感染风险,术后需严格遵循24小时内避免漱口、进食软食等护理要求。若牙齿存在横向阻生、深部埋伏或邻近重要神经血管,则需分次拔除以降低手术创伤。拔牙间隔建议保持2周以上,确保前次创面初步愈合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涉及多颗牙拔除的情况多见于正畸治疗或严重牙周病患者,但单次超过3颗可能增加干槽症、颌骨骨折等并发症风险。全口无牙颌患者的即刻义齿修复通常分4-6次完成拔牙,每次间隔1个月。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疾病患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单次拔牙数需控制在1颗以内。儿童混合牙列期拔除滞留乳牙时,若恒牙胚发育正常可酌情增加数量,但需避开替牙高峰期。
拔牙后应使用无菌棉球压迫创面30分钟止血,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术后3天进食温凉流质食物,避免用吸管防止血凝块脱落。出现持续剧痛、肿胀加重或发热症状需及时复诊。糖尿病患者拔牙前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需低于160/100mmHg。长期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者须提前6个月停药再考虑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