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湿疹多由湿热下注、脾虚湿盛或血虚风燥引起,与饮食不节、外感湿邪、情志失调等因素相关。
1、湿热下注:
长期嗜食辛辣肥甘或饮酒过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下注阴囊。表现为皮肤潮红、丘疹密集、渗液糜烂。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敷黄柏、苦参煎水湿敷。日常避免穿化纤内裤,保持局部干燥。
2、脾虚湿困:
素体脾虚或久病伤脾,水湿运化无力停滞成患。症状见皮肤肥厚、色暗、反复脱屑。宜用参苓白术散健脾化湿,配合艾灸足三里穴。饮食可常食山药薏米粥,忌生冷甜腻。
3、血虚风燥:
病程迁延耗伤阴血,肌肤失养生风化燥。常见皮肤干燥皲裂、剧烈瘙痒。当归饮子配合四物汤养血润燥,外涂紫草油。夜间瘙痒可按压血海、三阴交穴。
4、外邪侵袭:
久居潮湿环境或局部清洁不当,湿毒热邪外侵。急性期可见红肿灼痛,需用五味消毒饮外洗,避免搔抓。工作环境潮湿者建议勤换纯棉内裤,局部扑松花粉。
5、情志失调:
长期焦虑抑郁导致肝郁化火,循经下扰阴器。伴随情绪波动加重瘙痒,柴胡疏肝散配合耳尖放血疗法。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调节气机。
阴囊湿疹患者宜常食绿豆、冬瓜等利湿食材,避免海鲜发物。每日晨起拍打胆经环跳至风市穴段促进代谢,睡眠时抬高臀部改善局部循环。病情反复或渗血化脓需及时就医,不可滥用激素药膏。坚持中药坐浴蛇床子、地肤子各30g煎汤配合穴位按摩,多数患者2-3个月可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