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在中医理论中多因局部长期受压摩擦、气血瘀滞或肝肾不足所致,主要与外力刺激、体质偏颇、经络阻滞、湿热下注、正气虚弱五个因素相关。
1、外力刺激:
足部长期受不合脚鞋袜挤压或异常骨突摩擦,导致局部气血运行受阻形成角质增生。治疗需消除压迫源,选用鸡眼贴含水杨酸、外用鸦胆子油或五倍子粉敷贴软化角质,配合川芎茶调散活血化瘀。
2、体质偏颇:
阴虚体质者皮肤失润易干裂,阳虚者气血温煦不足,均易形成鸡眼。内服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或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配合局部艾灸足三里、三阴交改善体质。
3、经络阻滞:
足三阴经气血不畅会使局部代谢废物堆积。采用梅花针叩刺患处周围,或沿肝经、脾经刮痧疏通,配合当归芍药散加减内服调节气血。
4、湿热下注:
长期湿热环境或脾虚湿盛者,湿毒聚于足部形成坚硬角质。外用黄柏、苦参煎汤浸泡,内服四妙丸清热利湿,严重者可用火针点刺排毒。
5、正气虚弱:
久病体虚或老年人卫外不固,皮肤修复能力下降易发鸡眼。建议服用玉屏风散增强卫气,局部隔姜灸提升阳气,配合八段锦锻炼培补元气。
日常宜穿宽松软底鞋,每晚用威灵仙30克、红花15克煎汤泡脚促进血液循环。饮食多食黑豆、山药等健脾益肾之物,避免辛辣发物。适度练习太极拳改善下肢气血循环,若鸡眼发红流脓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长期不愈者应考虑矫形鞋垫调整足部受力,配合针灸足部反射区调理整体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