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止痒药膏通过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等原理缓解皮肤瘙痒,常用药膏包括丹皮酚软膏、冰黄肤乐软膏、复方樟脑乳膏等。
1、丹皮酚软膏:
丹皮酚软膏主要成分为牡丹皮提取物,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适用于湿疹、皮炎等引起的瘙痒。丹皮能凉血活血,抑制组胺释放,减轻皮肤红肿热痛。使用时每日涂抹患处2-3次,孕妇慎用。配合金银花、地肤子煎水外洗可增强效果。
2、冰黄肤乐软膏:
含大黄、冰片等成分,大黄泻火解毒,冰片清凉止痒,对湿热型荨麻疹、蚊虫叮咬效果显著。该药膏能快速渗透止痒,每日1-2次薄涂。避免用于破损皮肤,可与薄荷脑配伍增强清凉感。长期使用需防寒凉伤胃。
3、复方樟脑乳膏:
樟脑与薄荷脑协同发挥局部麻醉作用,适用于神经性皮炎、老年性皮肤干燥瘙痒。樟脑促进血液循环,薄荷脑收缩毛细血管,每日3次局部按摩至吸收。儿童需稀释使用,避免接触眼周。配合当归精油可改善皮肤皲裂。
4、青鹏软膏:
藏药制剂含棘豆、亚大黄等,针对风湿热毒引起的顽固性瘙痒。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减轻症状,每日2次涂抹。用药期间忌食辛辣发物,可与藏红花泡酒外擦交替使用。皮肤溃烂者禁用。
5、除湿止痒软膏:
以蛇床子、地肤子为主料,专治湿热下注导致的阴部、肛周瘙痒。蛇床子燥湿杀虫,地肤子利湿止痒,每日温水清洗后涂抹。合并真菌感染需联用抗真菌药。日常可饮用车前草茶辅助利湿。
使用中药止痒药膏需辨证施治,湿热型选用黄柏类制剂,血虚风燥型宜选当归类膏方。饮食避免海鲜、羊肉等发物,多食绿豆、薏仁清热利湿。适度拍打瘙痒部位代替抓挠,穿着棉质透气衣物。艾灸曲池、血海穴可调节气血,严重过敏或溃烂需及时就医。药膏保存需避光防潮,开封后三个月内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