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是下颌骨后下方与下颌支交界处的骨性突起,位于耳垂前下方约2-3厘米处,是面部轮廓的重要解剖标志。
下颌角由下颌骨的下颌支与下颌体连接形成,左右各一,其形态和角度直接影响面部的宽窄和线条。从解剖学角度看,下颌角内侧附着咬肌、翼内肌等咀嚼肌群,外侧覆盖皮肤和皮下组织,其位置可通过触摸耳垂下方至下颌缘的骨性凸起确认。在临床中,下颌角的评估常涉及正颌外科、整形外科及口腔科领域,过度突出的下颌角可能导致方形脸外观,而发育不足则可能形成后缩面容。该区域也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外伤后可能出现局部肿胀、压痛或咬合异常。
日常可通过轻柔按摩促进下颌角区域血液循环,避免长期单侧咀嚼或牙齿紧咬等习惯。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下颌角疼痛、不对称增大或活动受限,建议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或整形外科,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存在骨质异常、关节病变或占位性病变。饮食上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避免过硬食物减少骨骼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