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牙槽脓肿可通过切开引流、抗生素治疗、根管治疗、拔牙术、镇痛消炎等方式治疗。局部牙槽脓肿通常由龋齿、牙周炎、外伤、根尖周炎、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表现为牙龈红肿、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
1、切开引流
脓肿形成后需由医生切开排脓,减轻局部压力。操作前需局部麻醉,切口选择在脓肿波动感最明显处,术后放置引流条。常见并发症包括出血和感染,需配合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切开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或用力漱口。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脓肿需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片对抗厌氧菌,头孢呋辛酯片覆盖需氧菌,严重感染可联用克拉霉素分散片。用药期间禁止饮酒,需完成整个疗程防止耐药性产生。对青霉素过敏者应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根管治疗
由牙髓坏死引起的脓肿需清除感染源。治疗分三次完成:首次开髓引流,二次清理根管,最后永久充填。过程中使用氢氧化钙糊剂消毒根管,配合超声器械清理效果更佳。成功率可达90%,但弯曲根管或根尖囊肿需考虑手术。
4、拔牙术
无法保留的严重患牙需拔除。术前需拍摄X线片评估牙根形态,术中采用微创拔牙器械减少骨损伤。禁忌症包括急性炎症期和血液病患者。术后咬棉球止血30分钟,24小时内禁止吮吸创口,必要时服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
5、镇痛消炎
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镇痛,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症。冷敷患侧面部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刺激患处。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因高血糖会延缓愈合。
治疗期间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避免辛辣刺激。戒烟戒酒促进组织修复,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增强免疫力。若出现张口受限或持续高热,应立即复诊排除间隙感染可能。愈后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处理龋齿和牙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