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下巴可能出现皮肤松弛、脂肪堆积、骨质吸收等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与皮肤胶原蛋白流失、肌肉张力下降、骨骼退行性改变等因素有关。
1、皮肤松弛
随着年龄增长,真皮层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减少,下颌部位皮肤逐渐失去支撑力,出现下垂和皱纹。长期紫外线照射会加速这一过程。日常可使用含维生素C或视黄醇的护肤品帮助延缓衰老,避免过度拉扯皮肤。
2、脂肪堆积
下颌区域脂肪分布可能随代谢减缓发生改变,部分人群会出现双下巴或下颌轮廓模糊。这与脂肪细胞体积增大、深层脂肪垫移位相关。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和控制精制糖摄入有助于维持脂肪正常代谢。
3、骨质吸收
下颌骨可能发生进行性吸收,尤其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加速骨质流失。这会导致下颌角度变钝、颏部后缩。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进行负重运动可帮助维持骨密度。
4、肌肉萎缩
颏肌、二腹肌等下颌周围肌肉可能因老化出现肌纤维减少和张力下降,影响下颌线条紧致度。适度进行颈部伸展运动和面部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牙齿脱落
牙槽骨吸收伴随牙齿缺失可能改变下颌位置和咬合关系,导致颏部前突或后缩。及时进行义齿修复或种植牙治疗能维持正常颌骨受力。
建议中老年人每日进行5-10分钟颈部后仰和侧向拉伸运动,选择高蛋白饮食搭配富含抗氧化物质的深色蔬菜。避免长期低头姿势,睡眠时使用合适高度的枕头。若出现明显下颌功能异常或形态改变,可咨询口腔颌面外科或整形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专业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