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过的牙齿发炎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根管治疗、牙周治疗、拔牙等方式处理。牙齿发炎通常由继发龋、充填体脱落、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洁
若炎症轻微,可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漱口水清洁患处,帮助减少细菌滋生。每日重复进行口腔清洁,避免食物残渣堆积刺激牙龈。注意选择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避免损伤充填体边缘。
2、药物治疗
牙龈红肿时可遵医嘱使用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适用于厌氧菌感染,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可对抗混合感染,布洛芬缓释胶囊能缓解疼痛。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3、根管治疗
当炎症波及牙髓时,需去除坏死牙髓并进行根管消毒。治疗需2-3次完成,包括开髓引流、根管预备和永久充填。根管治疗能保留患牙,避免拔牙后修复的麻烦。
4、牙周治疗
若炎症来源于牙周组织,需进行龈上洁治或龈下刮治。通过超声波清除牙结石和菌斑,配合派力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等局部用药。严重牙周炎可能需翻瓣手术消除深部感染。
5、拔牙
对于无法保留的严重龋坏牙或根折牙,需手术拔除。拔牙后1-2个月可考虑种植修复或固定桥修复。术前需拍摄曲面断层片评估牙根情况,术后需咬紧棉球止血并避免剧烈漱口。
补牙后发炎期间应避免咀嚼硬物,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牛奶、米粥等。每日使用牙线清理牙缝,饭后及时漱口。出现自发痛或夜间痛需立即就诊,拖延治疗可能导致颌骨感染。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充填体边缘微渗漏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