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漂白可能出现牙齿敏感、牙龈刺激、牙釉质损伤、效果不均、牙齿反色等副作用。牙齿漂白主要通过化学氧化反应分解色素,但操作不当或个体差异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1、牙齿敏感
漂白剂中的过氧化氢或过氧化脲可能渗透牙釉质刺激牙本质小管,导致短暂性牙齿敏感。表现为冷热刺激疼痛,通常1-3天自行缓解。使用含硝酸钾的脱敏牙膏如舒适达专业修复牙膏可减轻症状,严重者需暂停漂白并咨询牙医。
2、牙龈刺激
漂白剂接触牙龈软组织可能引发化学性灼伤,出现牙龈红肿或黏膜脱皮。家用漂白托盘密封不良或诊室漂白时隔离不到位易导致该问题。发生时应立即冲洗口腔,局部涂抹丁硼乳膏缓解炎症,必要时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
3、牙釉质损伤
高浓度漂白剂或频繁操作可能破坏牙釉质表面结构,导致显微硬度下降和粗糙度增加。表现为牙齿表面白垩斑或微小裂纹。建议选择6%以下过氧化氢浓度的安全产品,两次漂白间隔不少于3个月,可配合含氟化钠的护釉质牙膏如高露洁光感白牙膏使用。
4、效果不均
牙体发育异常或原有修复体可能造成漂白不均匀,表现为斑点状色差。氟斑牙、四环素牙等内源性着色牙效果较差。诊室冷光漂白配合渗透树脂技术能改善均匀度,家庭漂白需延长至2-4周才能显效。
5、牙齿反色
约30%患者在停用漂白剂后6个月内出现颜色反弹,与饮食习惯和牙本质再着色有关。吸烟、饮用咖啡红酒等深色食物会加速反色进程。建议漂白后使用美白维持剂如Opalescence美白凝胶,每年进行1-2次巩固治疗。
进行牙齿漂白前需由牙医评估适应证,存在未治疗龋齿、牙周炎或暴露牙根者不宜操作。漂白后24小时内避免染色饮食,使用软毛牙刷和抗敏感牙膏护理。诊室漂白需选择具有医疗资质的机构,家庭漂白产品应认准械字号或妆字号批文。若出现持续疼痛或黏膜溃烂需及时就医,孕妇及12岁以下儿童禁止漂白治疗。日常可通过定期洗牙、使用美白牙膏等方式维持效果,严重变色牙建议考虑贴面或全冠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