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松动是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5-07-31 07:31:39

牙槽松动可能由牙周炎、外伤、骨质疏松、颌骨囊肿、妊娠期牙龈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牙周治疗、固定修复、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牙槽松动通常伴随牙龈出血、牙齿移位、咬合无力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

1、牙周炎

长期牙菌斑堆积导致牙周组织破坏是牙槽松动的常见原因。牙周炎会引起牙龈红肿、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牙齿移位或脱落。治疗需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基础治疗,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口颊片等药物控制感染,重度病例可能需引导性骨再生术。

2、外伤撞击

颌面部受到直接暴力冲击可能导致牙槽骨折或牙周膜损伤。急性外伤后可见牙齿异常松动、牙龈撕裂出血,可能伴有颌骨骨折。需拍摄口腔CT评估损伤程度,轻度松动可通过牙弓夹板固定,严重骨折需采用钛板内固定术,恢复期避免咀嚼硬物。

3、骨质疏松

全身性骨量减少会影响颌骨密度,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骨质疏松患者的牙槽骨会逐渐变得稀疏多孔,导致牙齿稳固性下降。除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外,可考虑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吸收药物,口腔治疗需选择微创方式减少骨创伤。

4、颌骨囊肿

颌骨内的牙源性囊肿或肿瘤会压迫吸收周围骨组织,表现为局部牙齿松动伴颌骨膨隆。X线片可见界限清楚的透射影,可能继发感染出现疼痛。需手术完整摘除囊肿,较大骨缺损需植入Bio-Oss骨粉,术后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5、妊娠期牙龈炎

孕期激素变化会使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菌斑刺激易引发牙龈增生和牙周炎症。孕妇可能出现多个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吸收,但产后多可自行缓解。妊娠期建议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症,分娩后接受系统牙周治疗,日常使用软毛牙刷减少刺激。

出现牙槽松动需及时就诊口腔科,避免用松动牙咬硬物加重损伤。日常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吸烟者应戒烟以减少对牙周组织的损害。青少年正畸治疗中出现轻微牙齿松动属正常现象,但持续加重需调整矫治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