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包天矫正的风险主要包括牙齿松动、牙根吸收、颞下颌关节不适、软组织损伤以及复发可能性。地包天通常指反颌,属于错颌畸形的一种,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正畸或正颌手术干预。
1、牙齿松动
矫正过程中牙齿受持续外力作用可能出现暂时性松动,与牙周膜改建有关。轻度松动属正常生理现象,但若伴随牙龈红肿、咬合无力需警惕牙周炎风险。建议使用含氟牙膏配合软毛牙刷清洁,避免啃咬硬物,定期复查牙周状况。
2、牙根吸收
长期矫治力可能造成牙根尖端轻微吸收,X线片可见根长缩短。青少年患者发生率较高,与矫治力度过大或遗传因素相关。临床常用CBCT监测根尖状态,发现异常需调整矫治方案,必要时暂停加力。
3、关节不适
咬合关系改变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弹响、疼痛,常见于正颌术后患者。可能与颌位突然调整、肌肉代偿不足有关。可通过热敷、颌垫缓解,严重者需配合关节腔注射治疗,避免长期单侧咀嚼。
4、软组织损伤
托槽摩擦易导致口腔黏膜溃疡,钢丝末端可能刺伤口颊。使用正畸保护蜡覆盖锐利部位可预防,发生溃疡时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隐形矫治器佩戴不当也可能引发牙龈压迫性缺血。
5、复发倾向
拆除矫治器后可能出现牙齿移位,与舌体位置异常、不良习惯未纠正相关。需严格佩戴保持器1-2年,儿童患者建议观察至生长发育结束。骨性反颌患者术后需配合颌间牵引维持咬合。
矫正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冲牙器清除托槽残留食物,避免食用粘性糖果防止附件脱落。定期复查调整矫治力度,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就诊。完成治疗后需长期随访,成年患者建议夜间终身佩戴透明保持器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