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牙石可通过超声波洁治、手工刮治、喷砂抛光、化学溶解、日常护理等方法实现。牙石主要由牙菌斑矿化形成,长期堆积可能引发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问题。
1、超声波洁治
利用高频振动的工作头击碎牙石,适用于龈上结石清除。超声波洁治能高效去除大块牙石,但对牙龈敏感者可能造成短暂不适。操作时需配合水雾冷却,避免损伤牙釉质。治疗后可能出现牙齿短暂敏感,通常1-2天自行缓解。该方法需由专业口腔医师操作,不建议自行尝试。
2、手工刮治
采用专用龈下刮治器清除牙龈缘下方的牙石。手工器械能精准清理超声波难以触及的深部结石,尤其适合牙周袋内顽固沉积物。操作需分区分次进行,避免过度刮除导致牙骨质损伤。治疗后可能出现牙龈出血,可通过冷敷和抗菌漱口水缓解。该方法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须由牙周专科医生实施。
3、喷砂抛光
通过高压喷射碳酸氢钠粉末去除色素沉积和微小牙石。喷砂能有效清洁牙面凹凸处和牙缝,使牙齿表面更光滑不易附着菌斑。治疗过程无痛感,但可能产生轻微牙龈刺激。禁用于口腔溃疡、哮喘患者及低龄儿童。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辅助性清洁,配合常规洁牙效果更佳。
4、化学溶解
使用含聚磷酸盐或植酸的专用凝胶软化牙石。化学法适用于牙石初形成阶段或作为机械洁治的辅助手段,能分解部分有机基质。需避免药物接触牙龈造成化学灼伤,使用后须彻底漱口。该方法不能替代物理清除,效果较机械方法有限,多用于居家护理的补充。
5、日常护理
坚持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可延缓牙石形成。选用含焦磷酸钠的抑菌牙膏,能干扰菌斑矿化过程。饭后使用冲牙器清除食物残渣,减少牙菌斑堆积基础。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早期结石及时处理。控制吸烟、减少咖啡因摄入也有助于降低牙石生成速度。
清除牙石后应使用软毛牙刷和抗敏感牙膏护理2周,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日常可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帮助冲刷牙面。定期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菌斑再生,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周。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治,糖尿病患者、正畸人群等高风险者需缩短至3-6个月复查。出现牙龈持续出血或牙齿松动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