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后可通过正确处理伤口、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感染、使用抗疤痕药物、防晒等措施减少疤痕形成。烫伤后留疤主要与烫伤深度、创面护理、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
1、正确处理伤口
烫伤后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可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组织损伤。浅二度以下烫伤可涂抹湿润烧伤膏,深二度以上烫伤需就医处理。避免使用牙膏、酱油等偏方,这些物质可能刺激创面或导致感染。
2、保持创面清洁
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覆盖无菌敷料。小水疱无须刺破,大水疱需由医生处理。保持创面适度湿润环境有助于上皮再生,过度干燥或潮湿都不利于愈合。创面结痂后不要强行撕脱,应让其自然脱落。
3、避免感染
创面感染会加重炎症反应,刺激成纤维细胞过度增生,导致增生性疤痕形成。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
4、使用抗疤痕药物
创面愈合后早期可开始使用硅酮凝胶或疤痕贴,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增生性疤痕可遵医嘱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陈旧性疤痕可考虑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疤痕质地和颜色。
5、严格防晒
新生皮肤对紫外线敏感,晒伤会导致色素沉着。愈合后3-6个月内需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时使用物理防晒措施如衣物遮盖,或涂抹SPF30以上的防晒霜。色素沉着可能持续数月才能逐渐淡化。
烫伤后3-6个月是疤痕增生活跃期,需持续观察疤痕变化。饮食上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皮肤修复。避免吸烟饮酒,这些行为会影响微循环。如出现疤痕增生、挛缩等情况,可考虑激光治疗或手术修复,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诊评估疤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