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破了可能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颌骨感染等危害,严重时可能导致牙齿脱落或全身感染。蛀牙破溃后细菌侵入牙体深层组织,需及时就医处理。
蛀牙破损后最直接的危害是牙髓暴露。当龋洞穿透牙釉质和牙本质到达牙髓腔时,冷热刺激或食物嵌塞会引发剧烈疼痛。细菌通过破损处感染牙髓组织,导致牙髓炎,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夜间加重。此时需进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常用药物包括樟脑酚液、甲醛甲酚溶液等根管消毒剂,必要时需拔除患牙。
若未及时治疗,感染可能向根尖扩散形成根尖周炎。根尖部出现化脓性炎症时,患牙会有浮出感、咬合痛,严重时发展为根尖囊肿或肉芽肿。X线检查可见根尖区阴影,需通过根管治疗配合抗生素如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感染。长期慢性炎症还会导致牙槽骨吸收,增加牙齿松动风险。
颌骨感染是更严重的并发症。当细菌通过根尖孔进入颌骨时,可能引起颌骨骨髓炎,表现为面部肿胀、发热、张口受限。这种情况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必要时手术引流脓液。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发生感染扩散,甚至诱发败血症等全身并发症。
长期存在的蛀牙破损还会影响咀嚼功能。缺损牙体无法正常研磨食物,导致胃肠负担加重。前牙破损则影响发音和美观,可能引发社交心理障碍。儿童乳牙龋坏若不处理,可能阻碍恒牙萌出或造成牙列不齐。对于大面积缺损的牙齿,可采用嵌体或全冠修复恢复形态功能。
预防蛀牙破损危害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邻面,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和涂氟。发现龋齿黑斑或冷热敏感时应尽早就诊,浅龋阶段通过补牙即可有效控制。孕妇、青少年等易感人群需加强口腔检查,避免摄入过多高糖食物,餐后及时漱口减少菌斑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