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破裂并不代表病情好转,反而可能引发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外痔破裂的危害主要有局部感染、持续出血、血栓形成、疼痛加重、愈合延迟。
1、局部感染:
外痔破裂后破损的黏膜或皮肤暴露在外,容易受到细菌侵袭。肛门部位环境潮湿且存在大量细菌,破损处可能发生红肿、化脓,严重时形成肛周脓肿。需保持清洁并使用医生开具的抗菌药膏预防感染。
2、持续出血:
痔核内血管丛破裂会导致渗血或喷射状出血,长期失血可能引发贫血。排便时粪便摩擦创面会加重出血,血液积聚还可能形成硬结。出血量较大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电凝或结扎止血。
3、血栓形成:
破裂后血液淤积在痔核内部可能形成血栓性外痔,表现为紫黑色硬结伴剧烈疼痛。血栓机化后会增大痔核体积,部分患者需要手术剥离血栓。急性期可通过坐浴缓解症状。
4、疼痛加重:
破损的神经末梢暴露会导致灼痛或刺痛感,排便时疼痛尤为明显。持续疼痛可能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形成恶性循环。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含有局部麻醉成分的栓剂缓解症状。
5、愈合延迟:
肛门部位频繁受到粪便刺激且供血较差,破裂创面容易反复撕裂。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愈合更慢,可能发展成慢性溃疡。需配合高纤维饮食减少排便摩擦,必要时进行创面清创。
外痔破裂期间应每日用温水坐浴2-3次,每次15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勤加更换;避免久坐久站减轻肛周压力;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火龙果等软化粪便;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发热超过38℃需立即就诊。恢复期可进行提肛运动增强括约肌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创面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