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乳房再造可能出现脂肪吸收不均、脂肪坏死、感染、钙化结节、乳房形态不理想等缺点。该手术通过抽取自身脂肪填充至乳房区域实现再造,但受个体差异影响可能出现并发症。
1、脂肪吸收不均
移植脂肪存活率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脂肪吸收不均匀现象,导致乳房局部凹陷或不对称。这与脂肪细胞对血供的敏感度有关,术后需穿戴塑身衣帮助脂肪稳定,必要时需二次填充改善形态。
2、脂肪坏死
脂肪移植后若血供不足可能形成坏死结节,表现为乳房硬块或触痛。坏死区域可能引发炎症反应,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小范围坏死可自行吸收,较大病灶需穿刺抽吸或手术清除。
3、感染风险
吸脂与注射过程可能引入细菌导致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术前严格消毒、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风险,如发生感染需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并针对性使用头孢克肟片等药物治疗。
4、钙化结节
脂肪坏死后期可能钙化形成微小钙化灶,在乳腺钼靶检查中易与恶性肿瘤混淆。此类钙化灶通常无需处理,但需定期影像学随访以鉴别性质,必要时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5、形态不理想
脂肪移植塑形效果受医生技术经验影响较大,可能出现双侧不对称、轮廓不规则等情况。轻度形态异常可通过脂肪修饰调整,严重者需联合假体植入或皮瓣移植进行矫正。
术后需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或压迫乳房区域,穿戴无钢圈支撑内衣3-6个月。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脂肪存活情况。如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皮肤变色等异常症状应及时返诊,吸烟者需术前术后严格戒烟以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