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脱毛属于非侵入性物理脱毛技术,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毛囊结构。其技术类型主要有强脉冲光脱毛、激光脱毛、射频辅助脱毛三类,其中强脉冲光脱毛的典型代表。
1、强脉冲光脱毛
采用宽谱脉冲光源波长500-1200nm作用于毛囊黑色素,通过调整脉宽和能量密度实现精准破坏毛乳头。治疗时需根据肤色深浅选择滤光片,常见设备包括IPL光子嫩肤仪,适用于四肢、腋下等大面积区域,需间隔4-6周重复进行3-6次。可能出现暂时性红斑或色素沉着,术后需严格防晒。
2、激光脱毛
以单一波长激光如755nm翠绿宝石激光、810nm半导体激光靶向毛囊黑色素,穿透深度可控性更强。分为长脉冲激光与调Q激光两种模式,前者用于粗硬毛发效果显著,后者适合细软毛发。治疗时需配合冷却系统保护表皮,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毛囊炎或暂时性色素异常。
3、射频辅助脱毛
通过射频电流加热毛囊周围组织,联合光学能量增强脱毛效果。代表性技术如ELOS光电协同系统,能降低传统光疗对深色皮肤的刺激风险。适合唇周、比基尼线等精细部位,治疗次数相对较少但单次成本较高,偶见局部水肿或结痂。
进行光子脱毛前需评估皮肤光敏性及毛发周期,治疗期间避免使用光敏药物,术后24小时内禁用热水冲洗。不同部位毛发再生速度存在个体差异,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治疗间隔期可使用含甘草酸二钾的修复乳舒缓皮肤。日常需减少摩擦刺激并加强保湿,毛发旺盛者建议联合口服抗雄激素药物从内分泌层面控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