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胆脂瘤手术后耳朵流脓可能是术后正常渗出,也可能与感染、术腔未完全愈合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流脓原因后针对性处理。
中耳胆脂瘤手术后短期内出现少量淡黄色或血性分泌物属于正常现象,通常与手术创面渗出有关。术后1-2周内耳道填塞的敷料可能吸收渗液后形成潮湿感,此时需按医嘱定期更换敷料,避免自行掏耳或沾水。若渗出液逐渐减少且无臭味,多为愈合过程中的生理性反应。
若术后流脓持续超过2周,脓液呈黄绿色、伴有异味或耳痛发热,需警惕继发感染或术腔愈合不良。常见诱因包括术后护理不当导致细菌侵入、胆脂瘤残留组织继发感染、中耳通气功能障碍等。此时需通过耳内镜和分泌物培养明确病原体,必要时需清理术腔并联合抗生素治疗。对于反复流脓伴听力下降者,还需排除鼓室成形移植物排斥或胆脂瘤复发的可能。
术后应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游泳。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局部抗感染药物,定期复查耳内镜观察术腔上皮化进程。出现持续流脓、头痛眩晕等症状时须立即复诊,必要时行CT评估中耳结构。日常注意增强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咽鼓管功能异常对中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