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漏手术后肛门疼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温水坐浴、调整饮食、药物止痛、定期复查等方式缓解。肛漏手术后的疼痛通常与手术创伤、局部炎症、排便刺激、伤口愈合、活动过度等因素有关。
1、保持局部清洁
术后肛门疼痛与伤口污染有关,需每次排便后用温水轻柔冲洗肛门,避免使用粗糙纸巾擦拭。选择透气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防止细菌滋生。家长需帮助儿童患者完成清洁,观察伤口渗液情况。
2、温水坐浴
每日2-3次温水坐浴能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水温控制在40℃左右,每次持续10-15分钟。坐浴后需用无菌纱布蘸干水分,避免摩擦。若出现伤口红肿加剧需停止坐浴并及时就医。
3、调整饮食
术后早期选择小米粥、蒸蛋等低渣食物,逐步增加西蓝花、香蕉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材。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家长需为儿童准备易消化的食物泥,少量多餐喂养。
4、药物止痛
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口服止痛药,或复方角菜酸酯栓等局部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皮疹、头晕等反应需停药。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家长需记录服药时间。
5、定期复查
术后1周需检查伤口愈合情况,若疼痛持续加重伴发热可能提示感染。复查时医生可能使用肛门镜观察,必要时进行血常规检查。家长应记录儿童疼痛发作频率及排便性状供医生参考。
肛漏手术后应避免久坐久站,使用环形坐垫分散压力。恢复期可进行提肛锻炼,每日3组每组10次。饮食需长期保持清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腐促进组织修复。术后2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出现肛门溢液、持续出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加速术后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