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内陷可能对哺乳功能和局部清洁造成影响,但多数情况下不会引发严重健康问题。乳头内陷主要与先天发育异常、乳腺导管缩短、炎症或外伤等因素有关,可分为轻度凹陷、中度回缩和重度内陷三种类型。
轻度乳头内陷通常表现为乳头偶尔凹陷,受刺激后可自行突出,对哺乳影响较小。此类情况可能与青春期乳房发育异常有关,日常可通过手法牵拉改善。中度乳头内陷时乳头持续凹陷但能用手挤出,哺乳时可能出现乳汁排出不畅,可能伴随乳晕部皮肤反复湿疹。重度内陷则完全埋入乳晕内无法牵出,易积存分泌物导致慢性炎症,哺乳功能基本丧失,此类情况多与乳腺导管纤维化挛缩相关。
部分特殊情况下,后天突发性乳头内陷需警惕病理性改变。乳腺癌侵犯乳腺导管可能导致单侧乳头进行性内陷,常伴有乳头溢血、乳房皮肤橘皮样变。浆细胞性乳腺炎也可能导致乳头变形,多伴随乳晕区红肿疼痛和脓性分泌物。对于中老年患者新发乳头内陷,建议尽早就医排除恶性肿瘤。
日常应注意保持乳头清洁干燥,避免穿过紧内衣压迫。哺乳期女性可使用乳头矫正器辅助喂养,手法牵拉训练需持续3-6个月。重度内陷影响生活质量或反复感染者,可考虑乳头成形术等外科矫正。出现乳头溢液、皮肤破溃或短期内凹陷加重时,应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排查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