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中需要手术治疗的常见类型主要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前病变、子宫脱垂等。具体手术指征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及生育需求综合评估。
1、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当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引起严重月经量多导致贫血、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尿频便秘等症状时,通常建议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年龄及生育计划决定。黏膜下肌瘤即使较小也可能因异常子宫出血需宫腔镜手术干预。
2、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直径持续超过5厘米、存在实性成分或血流信号、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时需手术探查。绝经后新发卵巢囊肿或囊肿增长迅速者也建议手术,术式可选择腹腔镜囊肿剥除或患侧附件切除术。畸胎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特定类型囊肿易发生扭转破裂,需尽早手术避免急腹症风险。
3、子宫内膜异位症
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盆腔疼痛药物治疗无效、合并不孕或形成较大巧克力囊肿时需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可清除异位病灶、分离粘连并恢复盆腔解剖结构,但术后复发率较高。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若累及肠道或膀胱,可能需多学科联合手术。
4、宫颈癌前病变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经活检确诊后,根据病变范围可选择宫颈锥切术或环形电切术。锥切术既能明确诊断又可治疗局限病变,术后需定期随访HPV及TCT检查。广泛性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需求的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以降低宫颈癌发生风险。
5、子宫脱垂
Ⅱ度以上子宫脱垂伴排尿排便困难、反复尿路感染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盆底重建手术。传统术式为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新型盆底网片植入术可降低复发率但可能增加并发症风险。年轻患者可考虑子宫悬吊术保留生育功能。
妇科手术前后需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性生活,术后遵医嘱进行盆底肌锻炼。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增加腹压。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需手术干预的疾病,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持续盆腔疼痛或下腹包块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