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干燥起皮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干燥、频繁清洁、维生素缺乏、特应性皮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紧绷、脱屑、瘙痒等症状。可通过调整护肤习惯、加强保湿、补充营养、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遗传性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皮脂分泌较少,容易导致角质层水分流失。这类情况需长期使用含神经酰胺、胆固醇的保湿霜,避免过度清洁。家长需注意儿童遗传性干性皮肤的护理,选择无刺激的婴儿润肤乳。
2、环境干燥
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或长期处于空调房、暖气环境,会加速皮肤水分蒸发。建议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50%湿度,外出时涂抹含透明质酸、甘油的防护霜。寒冷地区需减少热水洗脸次数,水温控制在32-35摄氏度。
3、频繁清洁
过度使用碱性清洁产品会破坏皮脂膜,导致角质层储水能力下降。应改用弱酸性氨基酸洗面奶,每日洁面不超过2次。沐浴后3分钟内及时涂抹含尿素软膏,洗澡水温不宜超过38摄氏度。
4、维生素缺乏
长期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会影响皮肤角化过程,导致异常脱屑。可适量增加深海鱼、胡萝卜、坚果等食物的摄入,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维生素AD软胶囊、维生素E软胶囊等补充剂。
5、特应性皮炎
该疾病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免疫异常有关,表现为剧烈瘙痒伴片状脱屑。需遵医嘱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免疫调节剂,严重者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避免搔抓诱发感染,贴身衣物选择纯棉材质。
日常应减少使用含酒精的护肤品,冬季选择油包水型保湿剂如凡士林晶冻。每周可敷1-2次含泛醇的面膜,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大风环境。若伴随红肿、渗液等表现,可能合并湿疹或真菌感染,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饮食注意补充亚麻籽油、三文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