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虱病在中医称为"阴虱疮",主要由湿热下注、外感虫毒引起,与不洁性接触、共用衣物、卫生条件差密切相关。
1、湿热下注:
长期饮食辛辣肥甘或情志不畅导致肝胆湿热,湿热循经下注阴部,局部环境潮湿利于虱虫滋生。治疗需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加减可选用,配合苦参、百部等煎汤外洗。
2、虫毒感染:
直接接触患者或共用毛巾、床褥等物品,虱虫通过体毛迁移寄生。硫磺软膏外涂可杀灭成虫,剃除阴毛阻断繁殖环境,煮沸消毒贴身衣物。
3、正气不足:
脾虚湿盛体质者卫外不固,更易感邪。玉屏风散配合健脾祛湿的参苓白术散内服,艾灸足三里增强免疫力,避免反复感染。
4、外阴不洁:
局部汗液积聚、经期卫生不良等造成适宜虱虫生存的微环境。每日用金银花、蛇床子煎水清洗,保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内裤。
5、交叉传染:
性伴侣未同步治疗导致反复传播。需夫妻同治,接触部位涂抹25%苯甲酸苄酯乳剂,床单衣物用沸水烫洗暴晒。
日常饮食宜清淡,多食薏苡仁、赤小豆等利湿食材,忌海鲜发物。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促进运化,避免搔抓患处。贴身衣物需每日更换并用60℃以上热水浸泡,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症状持续或并发感染时需及时就医,防止继发毛囊炎或湿疹样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