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往外凸怎么改善

发布时间:2025-07-13 14:26:57

嘴往外凸可通过正畸治疗、正颌手术、肌功能训练、改善不良习惯、注射治疗等方式改善。嘴凸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牙齿排列异常、颌骨发育异常、口周肌群功能失调等原因有关。

1、正畸治疗

通过佩戴固定矫治器或隐形矫治器调整牙齿位置,适用于牙性嘴凸。常见矫治器包括金属托槽、陶瓷托槽、隐形矫治器等。治疗周期通常需要1-3年,需定期复诊调整。正畸治疗可改善牙齿排列,但对骨性嘴凸效果有限。

2、正颌手术

针对严重骨性嘴凸,需配合正畸进行正颌手术。常见术式包括上颌骨截骨后移术、下颌骨矢状劈开术等。手术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术后需配合颌间牵引固定。正颌手术能直接调整颌骨位置,但恢复期较长且存在手术风险。

3、肌功能训练

通过唇肌训练操改善口周肌群功能失调。每日重复进行抿唇训练、吹气球训练、弹舌训练等动作。训练需持续3-6个月见效,适合儿童早期功能性嘴凸。肌功能训练可配合矫治器使用,增强治疗效果。

4、改善不良习惯

戒除长期口呼吸、吮指、咬笔等不良口腔习惯。使用口呼吸贴辅助鼻腔通气,儿童可佩戴习惯破除器。不良习惯纠正需持续监督,通常需要3个月以上形成新习惯。早期干预可防止颌骨发育异常加重。

5、注射治疗

针对轻度嘴凸可尝试肉毒毒素注射治疗。通过注射放松颏肌、降口角肌等肌肉改善外观。效果维持4-6个月需重复注射,适合不接受手术的成人。注射治疗属于微创方式,但无法改变骨骼结构。

建议避免长期保持前伸下巴姿势,睡眠时选择合适枕头高度。日常可进行抿唇练习,每次保持10秒重复10次。饮食避免过硬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儿童建议7岁前完成首次正畸评估,成人矫正需综合考虑牙周健康状况。改善期间出现牙齿松动或关节不适需及时复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