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眼袋疼可能与用眼过度、眼部感染、睑腺炎、结膜炎、外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下眼袋疼痛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或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1、用眼过度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或熬夜可能导致眼周肌肉疲劳,引发下眼袋胀痛。这类情况通常无须用药,可通过闭目休息、定时远眺、冷敷缓解。避免揉搓眼睛,减少隐形眼镜佩戴时间。
2、眼部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引起睑缘炎,伴随眼睑红肿、灼热感。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抗感染药物。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3、睑腺炎
俗称麦粒肿,因睑板腺阻塞继发感染所致,典型症状为眼睑局部硬结伴压痛。早期可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控制炎症,化脓后需由医生切开排脓。热敷有助于促进脓液吸收。
4、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或细菌性结膜炎可能放射至眼周产生疼痛感,常伴眼红、分泌物增多。可选用色甘酸钠滴眼液、盐酸氮卓斯汀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细菌性感染需加用抗生素眼药水。
5、外伤
眼部撞击或异物进入可能导致下眼睑软组织损伤,出现淤青、刺痛。需及时清除异物,24小时内冷敷减轻肿胀,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出现视力模糊需立即就医排除眼球损伤。
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每用眼1小时休息5分钟,避免用力揉眼。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欧米伽3脂肪酸,适量食用胡萝卜、深海鱼类等。出现持续疼痛、视力下降或分泌物呈脓性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排查睑板腺囊肿、泪囊炎等疾病。佩戴隐形眼镜者需严格遵循清洁流程,过敏体质者应远离花粉、尘螨等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