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牙缺了一半通常需要补牙,避免食物嵌塞和龋齿加重。牙齿缺损可能由龋齿、外伤或磨损引起,长期不处理可能导致牙髓感染或牙齿断裂。
牙齿缺损后暴露的牙本质容易受冷热刺激产生敏感,咀嚼时受力不均可能加速剩余牙体崩裂。龋源性缺损可能继续向牙髓腔发展引发牙髓炎,表现为自发痛或夜间痛。外伤导致的缺损边缘尖锐可能划伤口腔黏膜,形成反复溃疡。缺损区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增加邻面龋和牙龈炎概率。部分缺损较深的病例可能出现牙髓暴露,需先进行根管治疗。
仅有釉质层缺损且无敏感症状时,可暂时观察但需加强清洁。缺损范围超过牙冠三分之一但未达髓腔时,嵌体修复能较好恢复咬合功能。伴有牙髓感染症状的缺损需先控制炎症,后期行全冠修复。对于牙根已暴露的严重缺损,可能需拔除后选择种植修复。存在夜磨牙症的患者建议佩戴咬合垫,防止修复体磨损。
日常应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缺损区域,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修复后每半年检查一次修复体边缘密合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于牙周状况较差的患者,需先进行基础治疗再考虑修复。正畸治疗中的患者可暂缓修复,待牙齿位置稳定后再处理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