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牙松动可能是蛀牙引起的,也可能是牙周炎、外伤、咬合创伤或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的。蛀牙是牙齿硬组织被细菌侵蚀破坏的疾病,牙周炎则是牙龈和牙槽骨等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
1、蛀牙
蛀牙发展到深龋阶段可能破坏牙体结构导致松动。蛀牙通常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黑褐色龋洞,伴随冷热刺激痛或食物嵌塞痛。治疗需清除腐质后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充填,严重时可选择嵌体修复。日常需使用含氟牙膏并定期涂氟预防。
2、牙周炎
牙周炎会导致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使牙齿失去支撑而松动。典型症状包括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和口臭。治疗需进行龈下刮治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用药,重度患者可能需翻瓣手术。建议使用牙线清洁邻面并定期洁牙。
3、外伤
撞击或咬硬物可能导致牙周膜损伤或牙根折断引发松动。急性期表现为牙齿移位和叩击痛,可能伴有牙龈撕裂伤。需拍摄牙片排除根折后,通过牙弓夹板固定术稳定患牙,必要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恢复期间避免用患侧咀嚼。
4、咬合创伤
夜磨牙或牙齿排列不齐造成的异常咬合力可能引发牙齿松动。特征性表现为牙齿过度磨损和颞下颌关节弹响。治疗需佩戴咬合垫调节咬合关系,正畸患者可使用隐形矫治器重新分配咬合力。睡前热敷咀嚼肌有助于缓解症状。
5、骨质疏松
绝经后女性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可能出现颌骨密度降低,导致牙齿稳固性下降。这类患者往往伴有全身多部位骨痛。基础治疗需补充碳酸钙D3片和阿仑膦酸钠片,口腔科可配合使用氟化钠甘油糊剂增强牙体抗龋能力。
建议及时到口腔科进行牙周探诊和X线检查明确病因。日常应注意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避免单侧咀嚼和咬硬物习惯。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吸烟者应戒烟以减少对牙周组织的损害。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口腔检查和洁治能有效预防牙齿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