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美白能改善牙齿色泽,但可能引发牙齿敏感、牙龈刺激等不良反应。牙齿美白方式主要有冷光美白、家庭美白套装、美白牙膏、贴面修复、激光美白等。
1、冷光美白
冷光美白通过高强度蓝光激活美白剂中的过氧化氢,快速分解牙齿表面色素。适用于外源性着色如咖啡渍、烟渍,单次治疗可维持1-2年。操作时需隔离牙龈避免化学灼伤,术后24小时需避免深色饮食。可能出现短暂牙齿酸痛,通常72小时内缓解。
2、家庭美白套装
含低浓度过氧化脲的牙托式美白剂,需连续使用5-14天。对轻度四环素牙有效,但长期使用可能破坏牙釉质微结构。建议选择齿科专用定制牙托,避免药物渗漏刺激软组织。使用期间出现牙龈刺痛应立即停用。
3、美白牙膏
含摩擦剂和水合硅石等成分,通过物理研磨去除表层色斑。适合日常维护,但对深层着色无效。过度使用可能造成楔状缺损,建议与抗敏感牙膏交替使用。刷牙力度应控制在150克以内,相当于橙子重量。
4、贴面修复
陶瓷或树脂贴面可永久遮盖氟斑牙等顽固着色,需磨除0.3-0.7毫米牙体组织。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但存在修复体折裂风险。咬合过紧者需先调整咬合关系,前牙反颌患者禁用。
5、激光美白
铒激光激发过氧化物产生自由基,穿透牙本质分解深层色素。对遗传性黄牙效果显著,但可能引起牙髓温度升高。术前需拍摄根尖片排除隐裂牙,治疗间隔不少于3个月。术后需使用含钾牙膏缓解敏感。
牙齿美白后应建立科学的口腔维护方案。每日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餐后使用牙线清理邻面。每半年接受专业洁治去除菌斑,避免烟草、红酒等染色源。敏感人群可选择含硝酸钾的脱敏凝胶,夜间佩戴定制托盘增强效果。出现持续疼痛或牙龈萎缩需立即就诊,排除牙髓病变或牙龈退缩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