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清洁本身是安全的口腔护理行为,但操作不当或过度清洁可能引发牙龈损伤、牙齿敏感等副作用。
使用硬毛牙刷或横向用力刷牙可能磨损牙釉质,导致牙齿表面出现楔状缺损,表现为冷热刺激痛。电动牙刷高频震动若持续按压牙龈,可能造成机械性牙龈萎缩,暴露出淡黄色的牙根面。牙线使用角度错误可能割伤牙龈乳头,引发局部出血和肿胀,这种情况在牙周炎患者中更易发生。部分美白牙膏含高浓度摩擦剂,长期使用会使牙釉质变薄,牙齿透明度增加后可能显现出下方淡黄色的牙本质。冲牙器高压水流直接冲击牙龈沟可能破坏上皮附着,特别是装有心脏起搏器者需谨慎使用电磁脉冲式设备。
建议选择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牙线应沿牙面呈C形滑入龈沟,美白牙膏与普通牙膏交替使用。每半年接受专业洁牙能有效清除龈下结石,洁牙后出现短暂敏感可选用含钾离子的抗敏感牙膏。正畸患者需配合使用牙缝刷清理托槽周围,糖尿病患者洁牙前应监测血糖水平。儿童应在家长监督下使用儿童专用牙线棒,避免误吞风险。若洁牙后持续出血超过48小时或出现牙齿松动,需及时排查潜在牙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