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会引起口腔疼。蛀牙是龋齿的俗称,当龋坏进展到牙本质或牙髓时,可能引发不同程度的疼痛,主要表现为进食敏感、自发痛或夜间痛。
龋齿早期仅破坏牙釉质时通常无疼痛感,此时牙齿表面可能出现白垩色斑块或黑褐色龋洞。随着龋坏深入牙本质层,冷热酸甜刺激可诱发短暂尖锐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消失。若未及时治疗导致牙髓感染,会出现自发性阵痛,疼痛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或耳部,夜间平卧时加重。重度龋坏继发根尖周炎时,咬合时会产生钝痛,患牙有浮出感,伴随牙龈肿胀或瘘管形成。
龋齿疼痛与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酸腐蚀牙体有关,链球菌和乳酸菌是主要致病菌。长期高糖饮食、口腔清洁不足、牙列不齐易滞留菌斑等因素会加速龋病发展。儿童乳牙矿化程度低、老年人牙龈萎缩牙根暴露更易发生龋源性疼痛。糖尿病患者唾液减少、孕妇激素变化也可能增加龋齿发生概率。
预防龋齿疼痛需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邻面,减少碳酸饮料和黏性甜食摄入。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早期龋损及时充填。已出现疼痛者应避免用患侧咀嚼,可用温盐水漱口缓解炎症,但需尽快就医进行龋洞充填、根管治疗或拔牙等处理。妊娠期女性更需加强口腔保健,避免龋病急性发作影响胎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