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内陷的手术方法主要有乳头基底环切术、乳头支撑物植入术、乳头成形术、乳晕缩小术、乳头牵引术等。乳头内陷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乳腺导管短缩、炎症粘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乳头凹陷、局部清洁困难、哺乳障碍等症状。
1、乳头基底环切术
乳头基底环切术适用于中重度乳头内陷患者,通过环形切除乳头基底部分组织,松解挛缩的乳腺导管和纤维束。手术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可能伴随短暂肿胀,需保持切口干燥。该术式能有效改善乳头外观,但可能影响部分哺乳功能。
2、乳头支撑物植入术
乳头支撑物植入术通过置入生物相容性材料维持乳头凸起状态,适合乳腺导管结构完整的患者。常用硅胶或膨体聚四氟乙烯作为支撑物,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移位。该方法创伤较小,但存在异物排斥或感染风险。
3、乳头成形术
乳头成形术通过重塑乳头组织改善内陷,常结合Z形或V-Y皮瓣技术。手术需精细处理乳头皮下组织,保留主要神经血管束。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感觉减退,通常3-6个月逐渐恢复。该术式能较好保持乳头敏感度。
4、乳晕缩小术
乳晕缩小术通过减少乳晕周围皮肤张力帮助乳头外翻,多与其它术式联合应用。手术需精确计算乳晕切除范围,避免术后瘢痕挛缩。该方法对轻度内陷效果显著,但可能改变乳晕色素沉着。
5、乳头牵引术
乳头牵引术采用渐进式外力矫正内陷,适合不愿接受开放性手术者。需长期佩戴专用牵引装置,每日调整牵引力度。该方法治疗周期较长,可能出现皮肤刺激或复发,需严格遵循医嘱维护。
术后应穿着宽松棉质内衣避免摩擦,定期消毒切口部位。恢复期间禁止游泳、桑拿等可能污染伤口的活动,术后2周内避免上肢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疼痛、渗液或发热,需及时复诊。日常保持乳房清洁干燥,哺乳期患者应咨询医生评估喂养方案。术后3-6个月需复查评估乳头稳定性,必要时进行辅助物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