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填充面颊可能出现脂肪液化、感染、不对称等危害,但多数情况可通过规范操作避免。该手术需由专业医生评估个体适应性,术后需严格护理。
脂肪液化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因移植脂肪未能建立血供导致坏死液化,可能形成硬结或囊肿。感染风险与术中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有关,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填充过量或吸收不均可能造成面部轮廓不对称,需二次修复。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脂肪栓塞,若脂肪颗粒进入血管阻塞重要器官血供,可能危及生命。
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可降低技术相关风险,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等检查。术后1个月内避免按压面部,3个月内防止高温环境导致脂肪代谢加速。瘢痕体质、凝血功能障碍或面部存在活动性感染者不宜手术。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视力改变等栓塞征兆需立即就医。
建议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预期效果及风险,术后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冷敷、抗感染等护理。保持饮食清淡,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恢复,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脂肪移位。定期复诊评估脂肪存活率,6个月后可考虑二次填充调整最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