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部自体脂肪填充可能出现脂肪液化、感染、脂肪栓塞等危害。自体脂肪填充是将自身脂肪移植到面部以改善轮廓的手术,主要风险包括{脂肪吸收不均导致凹凸不平}、{局部硬结或钙化}、{血管栓塞引发皮肤坏死}、{术后感染}、{脂肪移位导致不对称}等。
1、脂肪吸收不均
移植脂肪存活率因人而异,部分脂肪可能被吸收或坏死,导致填充区域出现凹凸不平。过度填充可能加重不均匀现象,需通过二次手术修复。术后早期按摩可能加剧脂肪移位,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2、局部硬结或钙化
脂肪细胞坏死可能形成纤维包裹的硬结,触感僵硬甚至钙化。硬结多出现在频繁活动的部位如唇周,钙化灶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较大钙化结节可能需要手术取出。
3、血管栓塞
注射时误入血管可能导致脂肪栓塞,引发局部皮肤苍白、剧痛甚至坏死。眼周等血管丰富区域风险较高,严重栓塞可能影响视力。需立即就医进行溶栓或高压氧治疗。
4、术后感染
吸脂或注射部位可能发生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甚至化脓。糖尿病患者感染风险更高,需严格消毒并使用抗生素。感染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疤痕增生或填充失败。
5、脂肪移位
术后早期脂肪未稳定时,外力压迫或表情肌运动可能导致脂肪颗粒移位,造成面部不对称。睡眠姿势不当可能加重移位,建议术后2周保持仰卧,避免侧睡压迫填充区。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或高温环境2周,禁止吸烟饮酒1个月以防影响脂肪存活。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皮肤变色需立即复诊。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可降低并发症概率,术前应充分评估自身健康状况与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