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皮肤干燥、瘙痒可通过加强保湿、调整洗浴习惯、使用加湿器、选择温和衣物、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皮肤干燥瘙痒通常由环境干燥、皮肤屏障受损、过敏反应、皮肤疾病、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
1、加强保湿
皮肤干燥时需每日涂抹保湿霜,建议选择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或尿素的保湿产品,如凡士林修护晶冻、丝塔芙舒润保湿霜等。沐浴后3分钟内趁皮肤湿润时涂抹效果更佳。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精的护肤品,防止刺激皮肤加重瘙痒。
2、调整洗浴习惯
减少洗澡频率至每日1次,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时间不超过10分钟。选用弱酸性无皂基沐浴露,如雅漾舒缓特护洁面乳。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脂膜,导致水分流失加剧干燥。沐浴后轻拍吸干水分而非用力擦拭。
3、使用加湿器
室内湿度低于40%时会加速皮肤水分蒸发,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60%。睡前在卧室放置一盆清水或湿毛巾也能改善局部湿度。长期处于暖气环境时,可在桌面摆放小型加湿器缓解面部干燥。
4、选择温和衣物
穿着纯棉、真丝等透气面料,避免羊毛、化纤材质直接接触皮肤。新衣物需充分洗涤去除残留化学剂。洗衣时选用中性洗涤剂,减少柔顺剂使用。冬季穿衣遵循多层原则,便于根据温度增减,防止过热出汗刺激皮肤。
5、遵医嘱用药
若瘙痒严重伴皮屑、红斑,可能为特应性皮炎或银屑病,需就医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过敏体质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皮肤皲裂合并感染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制剂。
冬季需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南瓜及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避免频繁搔抓,夜间可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伤。若症状持续2周无改善或出现渗液、结痂等表现,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排查潜在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