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脏瓣膜性疾病
发布于 2025/01/09 15:36
发布于 2025/01/09 15:36
心脏瓣膜性疾病是指心脏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脏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心悸、气短、乏力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心脏瓣膜就像心脏的“门”,负责控制血液流动的方向,一旦“门”出现问题,心脏的正常工作就会受到影响。
心脏有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这些瓣膜通过开合确保血液单向流动。如果瓣膜变窄狭窄或关闭不全反流,血液流动就会受阻或倒流,导致心脏负担加重。瓣膜性疾病的病因可能包括先天性缺陷、感染、老化或风湿性心脏病等。
轻度瓣膜性疾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短、胸痛、头晕甚至晕厥。心脏瓣膜问题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如果怀疑自己有心脏瓣膜问题,可以通过听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明确诊断。
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缓解心脏瓣膜性疾病很重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和血压都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如果已经确诊为心脏瓣膜性疾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必要时可能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如果出现严重症状,如持续胸痛、呼吸困难或晕厥,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上一篇 : 结肠癌转移大便干燥如何缓解
下一篇 : 轻度精神分裂症能治好吗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