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冲击市场 国内乳企利润挤压生存艰难

发布于 2012/06/18 09:07

近日,媒体调查称国内部分洋奶粉价格为原产地4倍。媒体称,乳企借成本上涨和升级配方虚涨价格,国内部分“洋奶粉”售价为全球最高水平。

中国有个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如今,来势汹汹的洋奶粉大有当一回“姜太公”的架势。从原产地到中国,只是多了进口关税和检测费两项成本,不过原售价的三成左右,部分品牌的售价却能一下子连翻两番。然而,尽管“洋奶粉”在中国的售价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最高,所谓原装进口的高端“洋奶粉”也并非物有所值,但国内消费者还是趋之若鹜,心甘情愿地当了冤大头。

对此,有人将原因归咎于消费者缺乏理性。一方面,不顾“只要认真执行国家要求生产的奶粉,质量差别并不太大”的事实,盲目崇拜洋奶粉,排斥国产奶粉。同时,笃信“高价格意味着高质量”,致使国内“高端奶粉”销售占比高过全球平均水平,正中洋奶粉借升级配方虚涨价格的圈套。这或许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一切都只是消费者的错吗?

逐利是资本的天性,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可以通过各品牌之间的博弈,使得商品价格趋近于价值,达到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契合点。然而,国内乳产品市场显然出现严重失衡。一系列质量安全事件,令公众对国产乳制品尤其是婴幼儿奶粉“谈虎色变”,洋奶粉成为了心中安全放心的代名词。去年海关总署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国内消费者认为,国外奶粉质量优于国内奶粉。在这一背景下,洋奶粉一路攻城略地,抢占中国市场已达65%,高端市场的占有率更高达90%。既然定价话语权已经旁落,洋奶粉就完全拥有了坐地起价的资本。

当然,洋奶粉也并非想象的那样质量过硬,一些洋奶粉也频频陷入质量问题。由于我国乳制品标准体系的不足和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消费者维权受阻,部分洋奶粉公然拒绝召回国内产品。无奈之下,公众只能被逼向金字塔的上方,选择“高端奶粉”,图个花钱买放心。

不怪洋奶粉不厚道,只怪国产奶粉不争气。面对公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阴影,国产奶粉必须以实际行动赢回消费者。唯有国内乳企从源头上下功夫,练好内功;有关部门加大奶粉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及时公布检测信息,才能逐步化解国产奶粉信任危机,阻止洋奶粉对国内乳业话语权的侵蚀,让奶粉价格回归理性。(张枫逸)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