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到了摘下“负责任企业”光环的时候了

发布于 2012/06/20 16:50

2011年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液体乳产品抽查的结果。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蒙牛于25日发布了致歉声明,并于27日宣称致癌物超标的问题奶已全部销毁,但随后有网友发帖称买到了理应被“销毁”的牛奶。临近年末的这场风波还在继续,也使得乳业安全乃至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了消费者的心头之痛。

我们整理了近年来蒙牛发生的若干次产品事故,以及蒙牛在食品安全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获得的奖项,汇聚成这样一份“红黑榜”。这份榜单为我们呈现了一副矛盾的场景。一方面,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到黄曲霉素风波,国产乳业巨头蒙牛一次次因产品质量问题面临危机,又一次次涉险过关屹立不倒。另一方面,蒙牛不仅年年获得食品行业各项殊荣,还凭借着在生态草原、现代化牧场建设方面的投入,以及“老牛基金会”这样的公益慈善基金,获得许多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奖项。

面对着这样的一份红黑榜,我们不禁疑惑。作为一家处处标榜自己“积极承担企业公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的知名企业,蒙牛究竟是个“老好人”还是一个“坏榜样”?其倡导的“只为优质生活”理念是否只是一句空话?一家对消费者无法尽责的企业,是否可能对全社会尽责?

我们无意抹杀蒙牛为改善生态环境和扶助社会弱势群体所做的努力,不论是投资绿化荒山,还是使用来自可持续发展森林认证的产品包材;不论是免费送奶计划,还是启动公益巡演,这些环保、公益类项目实现了较好的环境社会效益,同时也给蒙牛的社会形象增分不少。

但是,在“问题奶”面前,“蒙牛”品牌已经笼罩的这层光亮成为巨大反讽。因为优秀的企业不仅要追求品牌的独特性,更要讲究“品牌道德”。企业的基本责任是通过生产有利于社会的产品来创造经济价值,这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基础。而对食品饮料行业来说,其首要责任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饮食,这既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道德”的底线。如果不做到、做好这一点,其他再多的所谓“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都不过是粉饰形象的空中楼阁。

蒙牛想到了保护环境,想到了扶助弱势群体,但却忘了想一想自己的产品是否能够保证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如何保证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这是其缺乏诚信的一种表现。

舍本逐末,重企业形象却轻产品品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多成空谈。对于这样一个蒙牛,市场已经打出了分数。到了蒙牛应该反思的时候了。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一个让消费者放心的蒙牛。让一代代的中国人靠喝牛奶强健身体,而不是损及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