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眼昏花”可能是糖尿病性的视网膜病变
发布于 2012/08/17 16:48
发布于 2012/08/17 16:48
如果患有糖尿病,一定要警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据我国糖尿病普查显示,49%-58%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是从临床上诊断来看,前来就诊的患者中很多都忽视了这个问题。
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刘庆淮告诉记者,糖网患者从视力下降到视力模糊,有很长一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许多患者来就诊的时候,视力已经受到严重损害,甚至都已经快失明,这个时候治疗效果就很有限了。
“老眼昏花”可能是糖网
糖尿病患者一般中老年人群居多,很多患者眼睛出了问题,就以为是年龄大了,“老眼昏花”是正常的,往往因为这个误区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糖尿病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组织和血管的糖代谢紊乱疾病,由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已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致盲原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与糖尿病的类型及病程密切相关,并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会逐渐升高。患有高血压或高血脂症的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会更高。妊娠的糖尿病患者,由于妊娠本身或代谢的变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能会恶化。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应及时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虽然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但却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早期积极而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可以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患者的病史以及详细的眼科仪器检查,包括裂隙灯、眼底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部超声、视觉电生理等等来可以明确诊断以及评估病变程度与视网膜功能状态。
根据视网膜是否出现新生血管增殖,视网膜病变被分为两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即非增殖期和增殖期病变。在非增殖期,患者视网膜出现微血管瘤、出血斑、硬性渗出、棉絮斑等。此期病变的主要危害为由于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血浆成分向视网膜组织渗漏,导致的视网膜水肿;当水肿发生于黄斑部时,则引起中心视力损害。
当病变发展至出现大面积的视网膜血管闭锁,此时病变已开始向增殖期进展。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主要的眼底改变为新生血管增殖及相应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增殖的新生血管沿视网膜表面生长或进入玻璃体内形成增殖膜。当新生血管破裂时,可导致视网膜及玻璃体出血,增殖膜的收缩还可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此时,患者视力严重受累。
当确诊为非增殖期病变时,应每3~6月检查眼底一次,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此时病变仍属该病的较早期病变,多采用局部激光光凝治疗黄斑水肿和渗出。研究证实,局部激光光凝可减少更多的视力丧失,增加视力进步的机会。
对于进入增殖期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应及时对眼底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从而可以安全而有效地控制病情,保护患者的视力。当病变进展至晚期,发生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时,需及时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玻璃体积血,去除增殖膜,缓解玻璃体视网膜牵拉,封闭裂孔,使视网膜复位。近年来,眼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及抗新生血管药物对于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管新生以及缓解黄斑水肿,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
没有视力改变,糖尿病患者也要定期检查眼底
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糖尿病引起的眼部病变,无论有无视力改变,均应接受定期的眼部检查。等到视力下降后才就诊,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可能已经较重了。刘庆淮主任建议:血糖控制稳定的,每半年散瞳检查一次眼底,血糖控制不稳定的,则每三月检查一次。妊娠、眼部有过内眼手术史(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等)及眼底已有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眼部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或遵医嘱复查。(宫丹丹)
上一篇 : 老人盘腿坐可改善肺功能 预防治疗关节痛
下一篇 : 动脉瘤有遗传性和聚集性 家人患病亲人要主动查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