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不忘奉还治疗费 90岁高龄老人谱写医患信任赞歌

发布于 2012/08/27 17:20

黄齐超“回家之后,有钱了,我一定会把这100多元医疗费给你寄过来。”50年前的这句诺言,在近半个世纪里始终印刻在四川攀枝花市盐边县杨为之老人的心底。3年前,这位当时已近90岁高龄的老人,千方百计打听到了当年为他做手术的那家医院,并汇去了自己根据物价上涨幅度计算出来的5000元医疗费。

这是三年前的一件事,现在读来依然令人倍感温馨。近50年的岁月,尘封了多少往事,积极施救的医院没有向老人催讨医疗欠款,老人也没有因此而忘记,而是想方设法地联系上了已经更名的医院,以5000元来偿还当时100多元的医疗欠款。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诚信的赞歌。

无论承认与否,现在的医患关系紧张都是不争的事实。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医疗费用畸高,招致医患双方不信任,是诸多因素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内因。我们常常见到,一旦患者的住院账户上没钱了,哪怕是钱不足,医院也会立刻停药,这种眼里只盯着患者兜里的钱,置患者的生死于不顾的冷漠无情,无疑会使紧张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前不久,深圳一对夫妇因欠该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12万元医疗费,他们的一对双胞胎被扣在医院达两个月。这起双胞胎“人质”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众多争议,其中一个颇得公众认可的观点是:医院可以让患者欠着,日后再还。虽然医院不是慈善机构,但医院不应缺失人性和爱心。现在,患者和医院的对立情绪很严重,如果医院能先施信于患者,患者未必都是欠钱不还的无赖。

去年5月起,浙江省人民医院试水急诊无押金、“先诊疗后结算”便民措施,把就诊时未带钱或带钱不足的一般急诊病人也纳入“绿色通道”。这项措施到现在已经施行一年多了。截至目前,共有3000余名患者受惠,让人欣慰的是,只有9名患者“逃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彼此的信任,是构建医疗“绿色通道”的基石。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筹划大病医疗保险,慈善机构也加大了善款捐赠的力度。尽管如此,还会有一些贫困患者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面临被医院驱赶或当做“人质”的尴尬。这般状况下,医院怎么就不能考虑像浙江省人民医院那样,允许患者先欠着呢?用信任赢得信任,或许就是冰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的终南捷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